全国服务热线:4008 676 628
销售热线:18926587466
销售热线:18038190985
传 真:0755-29580202
邮政编码:518109
企业网址:www.pxebattery.cn
订购网址:https://puxun168.1688.com
地址:深圳市龙华新区大浪南路联围街2号蒲迅楼
第一个十年,锂离子电池开始真的进入全面市场化,包括锂离子电池的种类和配方、技术路线的转变、应用场景的转变等等。
2000年是超轻薄笔记本空前繁荣的一年,各大厂商都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机型,当年IBM的ThinkPad 240就在其中脱颖而出,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同。笔记本电池Pack由外壳、电芯、电池保护板以及连接线这四部分组成。初期一些Pack里面的电芯主要使用了镍镉NiCd/镍氢NiMh,可是很快就全部被锂离子电池取代了,而且规格上基本也统一到18650圆柱形电芯,正极材料以钴酸锂为主。
锂离子电池的基础创始人是约翰⋅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和斯坦利⋅威廷汉(M. Stanley Whittingham),但把锂电池发扬光大的却是日本人。1992年索尼SONY率先实现了锂电池商业化,建立了锂电行业的工业标准,采用的是18650圆柱形电池,容量为1000~1300mAh。两年后松下也跟了上来,奠定了日企在锂电池技术上的地位。
国际知名的电池公司E-One Moli,它的前身是NEC-Moli。如果是老一辈的电池人应该对这家公司一点也不陌生,这里面出来的人物有力神的毛焕宇、孚能的王瑀。商业的世界本就如同战场一般残酷,优胜劣汰的法则永远都在,日本在消费电子领域借锂离子电池“大杀四方”,韩国人坐不住了,三星SDI、LG化学和SKI三家韩企在政府巨额补贴的加持下,从3C电池杀入来了个弯道超车,一举击败日本消费电子产业。
中国锂电池事业的起步并不比日韩晚太多,在庞大的消费电子需求推动下,中国的锂电池行业得以一边赚钱一边发展壮大。国内出现了第一批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比亚迪、比克、ATL、力神并称中国锂电池“四巨头”。
当时的电子部十八所副所长秦兴才找来了毛焕宇,毛博士曾在加拿大的锂电池企业NEC- Moli任职,不负众望,他生产出了国内第一批18650电池。除了力神,其他三家都是民企,发展势头丝毫不逊色于国企。
比亚迪的王传福在深圳成立了公司,将日本国内不愿生产的镍镉电池转移到劳动力廉价的中国。当时日本的一条自动化生产线不到20人,要花费上千万元。比亚迪的一条流水线坐着成百上千个工人,硬是拼出了一条电池生产线,把一门高科技生意做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日本三洋每块锂电池的生产成本要4.9美元,比亚迪只需1.3美元。
第二个十年,锂电池全面市场化。锂离子电池从全面市场化转向应用领域多元化,尤其是拓展到了新能源汽车领域。当然这个也涉及到研发新型电池来满足终端应用的一些特殊要求,包括从早期的数码电池延伸到后面的“能量电池”,还有高功率电池、动力电池。以至于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以及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军事装备、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2013年,松下和特斯拉双方签署了为期四年的锂离子电池供应合同;2014年,马斯克在内华达州开建超级电池工厂Gigafactory。事实证明,松下和特斯拉合作的选择是正确并且是具有开创意义的。这段合作第一次证明了普通的18650锂离子电池也可以应用在电动汽车上。短短几年时间,特斯拉和松下完成了一个对于汽车厂商而言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难题:电动汽车终于不是幻想,而是切实可行的理想。
而在2009年,中国新能源行业迎来了政策的春天。这一年四部委启动了“十城千辆”工程,政府补贴给了国内新能源车企大展身手的机会。
2010年可以作为中国动力电池发展的元年,从产业链看,能量密度更高、更安全、充电更快、成本更低始终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目标。动力电池上游有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四大原材料,中游有圆柱、方形、软包三大封装技术,下游Pack企业有整车厂、电池厂、第三方Pack三大势力。今天,日本仍旧掌控着锂电最核心的技术和人才储备,韩国拥有四大材料布局和领先的制造技术,而中国则凭借巨大的市场规模优势得以大杀四方。未来的全球锂电市场,中日韩必将迎来一战。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VX:pxebattery)